復育螳螂治蟲害 有機農民好幫手
【張國興/花蓮報導】
螳螂的外型,和胸前二支酷似鐮刀的利刃,讓人感覺有如昆蟲界裡的殺手,不過螳螂在生物防治上,卻是很好的幫手,花蓮縣光復鄉,就有人專門復育螳螂,協助有機農民防治病蟲害。
這一籠一籠的網室,就是飼養螳螂的地方,有的是剛孵化的小螳螂,有些是已經懷孕的母螳螂,現在天氣熱,工作人員每天都要用水,噴灑在網子上,一方面可以解熱,一方面供應水分給螳螂喝,不過令人好奇的是,網子內有一盤鳳梨,難道螳螂吃鳳梨嗎,其實鳳梨是要給,螳螂的食物蒼蠅吃的,而抓蒼蠅也成了工作人員,每天要做的工作。
花蓮有許多農民,從事有機農業,在不能噴灑農藥的要求下,病蟲害如何防治,螳螂復育館,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立的,利用自然界的天敵定律,螳螂成了防治病蟲害的好幫手。
館內經理 表示,螳螂的特性雖然有翅膀,但不大會飛,而且牠是向前向上,所以牠會守在樹上把害蟲吃掉,降低這個,例如芭樂的外觀醜化的問題,增加它的美感 增加它的售價。
經過20個月的經營,花蓮縣光復鄉 螳螂復育館,有了初步的基礎,也開始提供螳螂,給從事有機農業的農友使用,除了螳螂,黃肇基也嘗試飼養,草蛉和椿象等昆蟲,讓害蟲從卵 幼蟲到成蟲,都有天敵來防治。
螳螂復育館 代替農藥殺害蟲
更新日期:2008/06/14 19:59
一說到螳螂,大家最有印象就是牠那兩支酷似鐮刀的前腳,但你知道嗎?因為自然環境的破壞,讓螳螂在台灣快絕跡了,幸好有機農業興起,因為螳螂可以代替農藥殺害蟲,所以重新開始有人重視。花蓮就有個螳螂復育館專門養螳螂,一起去看看 。舉起前腳,晃阿晃,怎麼看都是像是個武林高手,雄糾糾氣昂昂的模樣,難怪螳螂拳這麼厲害。一籠一籠的網子,這裡就是螳螂的家,雖然不像外頭這麼自由自在,不過在這裡不愁吃穿,看工作人員手上拿的網子,裡頭就是螳螂的美味大餐,蒼蠅。不只是每天要抓蒼蠅,要養螳螂還必須要注意溫度溼度相當費工夫。這裡一方面是要幫快從台灣絕跡的螳螂復育,另一方面則是在花蓮有許多從事有機農業的農夫深受蟲害,螳螂就是這些農夫的最好幫手。經過二十個月的經營,螳螂復育館已經開始提供螳螂給農夫使用,反應相當不錯,大家都說養螳螂真是天然又有效的除蟲妙方。